奥展兴达

好伙伴 好产品 好服务​

捕集是如何实现的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3-07-04 | 19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作为“碳捕手”,碳捕集技术的核心任务是将液化天然气、氢气厂、钢铁厂、水泥厂、发电厂、以及石油炼化厂等“碳排放大户”所产生的CO2收集起来,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。而如何在生产流程中将二氧化碳捕集起来,无疑是最关键的问题。
目前,有以下几种比较普遍的碳捕集方式:

作为“碳捕手”,碳捕集技术的核心任务是将液化天然气、氢气厂、钢铁厂、水泥厂、发电厂、以及石油炼化厂等“碳排放大户”所产生的CO2收集起来,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。而如何在生产流程中将二氧化碳捕集起来,无疑是最关键的问题。

目前,有以下几种比较普遍的碳捕集方式:


我们以燃烧后捕捉化学吸收法为例,其碳捕捉要经过脱碳-吸收再生-压缩干化-循环利用等环节,涉及到烟气吸收塔、换热器等设备。


捕集的CO2如何处理

排出来的收集起来之后如何处理呢?一般我们会采取两种方式处理:


中国碳捕集市场分析

当然碳捕集不是独立存在的技术,在实际生产中,它经常与碳运输、碳利用与封存一起称为CCUS。当下中国的CCUS生态如下所示:


在碳捕集技术上,外资巨头霍尼韦尔研发出了包括UOP ASCC化学溶剂与SeparALL™工艺物理溶剂等在内的「溶剂碳捕集技术」和变压/变温吸附(PSA/TSA)系统与二氧化碳分馏和膜分离技术等典型的「蓝氢应用技术」。其中专为燃烧后烟气而设计的高级溶剂碳捕获技术,可捕获超过95%的二氧化碳!在2022年,霍尼韦尔与中国中化旗下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携手,助力其清洁煤制氢、及碳捕集利用示范项目的落地与推进。

目前,中国已投运和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约40个。在30万吨/年以下的项目数量占比达88.9%,规模超过60万吨/年的项目仅占3.7%。放眼全球,在建及拟建的碳捕集与封存设施数量大约在520个,中国占全球总量的7.7%,占比远低于第一名美国的50.8%。由此不难看出:国内碳捕捉技术和商业化应用尚不成熟,项目建造和后续处理成本过高,相比于国外市场差距还很大。


从中国国内碳捕捉行业应用分布来看,已投运和建设中的项目中,火电厂占70%以上,碳捕捉应用到火电行业的技术相对成熟。化工行业占20%左右。其他行业包括钢厂,水泥厂甚至汽车制造行业等,占比大概10%。

中国碳捕捉示范项目分布范围来看,目前已投运和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分布于19个省份,涉及电厂和水泥厂等纯捕集项目以及CO2-EOR、CO2-ECBM、地浸采铀、重整制备合成气、微藻固定和咸水层封存等多样化封存及利用项目。

未来,预计在2030年中国各行业CCUS减排需求达0.2-4.08亿吨,2060年将达10-18.2亿吨。并且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及技术进步推动下,预计到2050年产值规模将达3,300亿元,2025-2050年CAGR约11.9%。




虽然中国CCUS仍处于发展早期,部分先进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,但随着政策支持不断增多以及示范工程建设加速推进,中国CCUS相关技术将逐步成熟,带动CCUS各环节成本下降,新型膜分离、新型吸收、新型吸附等技术的成熟将推动能耗和成本降低30%以上,这些技术有望在2035年前后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。

为了助力CCUS技术推广和示范工程建设,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CCUS发展,其中包括支持内资相关企业经济发展,保护国内企业在CCUS市场的经营,推动国内CCUS重点技术的发展。

中国已有的CCUS项目覆盖燃煤电厂、燃气电厂、水泥窑、化工厂、天然气处理等场景。其中规模最大的碳捕集项目位于新疆,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达到300万吨,相当于其他所有项目规模的总和,是我国第一个巨无霸级的CCUS项目。

以下是我对全国23个CCUS项目的介绍,可以帮助理解碳捕集的来龙去脉、未来趋势与可能的重大机遇!




当前位置: